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文物资源丰富。全省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万余处,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处(泰山、“三孔”、齐长城)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1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87处,市、县(市、区)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7000处;省级优秀历史建筑373处;历史文化名城18座,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座。
据最新统计,全省现有馆藏文物150.2万件,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68677件,其中一级文物10626件。与“十五”时期全省文物登记数量相比,馆藏文物总量增加22%,一级文物藏量增加近一倍,馆藏文物总量和一级文物藏量两项数字均居全国前列。
山东古文化遗址众多,尤以史前文化遗址最为突出,以淄博后李遗址、济南龙山遗址、泰安大汶口遗址命名的“后李文化”、“龙山文化”、“大汶口文化”,为中国文化考古分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,也为国家人类文明探源工程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山东文物资源丰富也让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。由于墓葬和遗址众多,一些田野文物成为众多盗墓者觊觎的对象。枣庄、临沂、济宁、菏泽等多个市,先后发生多起盗墓事件,田野文物保护形势不容乐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