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    首页 | 公司介绍 | 新闻中心 | 产品中心 | 产品知识 | 行业应用 | 行业新闻 | 销售市场 | 客户服务 | 联系我们
 
  公司新闻
  行业新闻
  产品知识
 
 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 > 正文
国人更青睐外资食品检测结果
发布者:admin  更新时间:2011-11-7 8:29:27
 
一个苹果的农药残留检测,中国标准是30多个项目,而美国标准规定要查139个项目,欧盟是157个,日本更多达357个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计划,未来3年中国食品标准中与农药残留相关的检测项目将“成倍增加”,但总数仍将明显少于国外标准。
   
    每种食品上市前都必须接受安全检测,政府所属的检测机构往往只查中国标准规定的项目,但这样的报告,做出口食品的企业派不上用场——你得符合进口国的标准,得拿出人家认可的检测报告,这就给了外资检测机构一个颇大的市场。
   
    除了食品出口商,做国内市场的食品企业也越来越青睐“洋机构”的报告。华东理工大学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常雅宁说,始于“苏丹红”事件,外资检测机构在我国各地日益受到追捧,因为许多人认为,它们查过、认可的食品,“似乎更安全”。
   
    据介绍,虽然由于“强制检测”,目前政府下属的检测中心仍占据着食品检测市场的半壁江山,但以外资为主的第三方检测机构,已经拿下市场份额的35%。全球独立第三方产品检测认证机构中的几大巨头,无一例外都在中国开设了“分号”,如英国INTERTEK、瑞士SGS、德国TUV、法国BVOI等,分别都开了30多家分支机构;而德国VDE、日本JQA、南非SABS等国际知名机构,最近也进入了中国市场。
   
检测结果立等可取,人家能办到
   
    今年5月“塑化剂”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,瑞士SGS公司头一个推出了塑化剂检测项目,一时间,众多食品企业前来申请检测,还愿意为“加急”付2-3倍甚至更多的钱。类似情况,几乎每次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都会出现。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,奶粉“三聚氰胺”事件、双汇“瘦肉精”事件爆发时,许多外资检测机构都顾客盈门——食品生产企业为在第一时间自证清白,要求检测结果立等可取而不计成本。
   
    专家认为,这是外资检测机构能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。政府所属机构承担的往往是强制性检测项目,习惯了按部就班,接受企业委托后,一般一周左右才出报告;而危机爆发时,食品企业哪能等那么长时间!
   
    再一个重要原因,是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,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国内食品检测机构的信誉——数一数,近年有多少起中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,是由国外检测机构“点燃导火索”的?“苏丹红”事件最先在英国发现、奶粉“三聚氰胺”事件最先被新西兰查出……消息传到国内,我们的官方机构一时手足无措。
   
独立第三方检测机构,我们也要有
   
    官方食品检测机构不时遭遇信任危机,使专家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:由于我国目前的食品检测基本都由政府所属机构做,检测结果就跟政府的信誉捆绑在了一道,一旦发生重大食品安全危机,便有可能给政府信誉带来负面影响,而且波及政府下属的其他产品检测机构信誉。
本文关键词:食品检测
  Copyright 2009 南宁天安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13966号